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050章

關燈
第050章

墨跡闌幹, 店名寫好。

雲秋寶貝似的提起那幅紅紙看了半晌,最後掛著月牙般的笑眼對李從舟再道一次謝。

轉身吩咐點心收好這些字,明日去找相熟的師傅拓印雕刻成匾。

點心應聲收拾好, 同那小夥計一起給這張八仙桌擦幹凈騰空。

如此,雲秋就能拉著李從舟直接坐到桌上, 並捧了那碟還溫熱的紅糖米糕給他。

李從舟本不愛吃甜的,但拗不過雲秋熱情,只能取一塊來用著。

“怎麽樣,好吃吧?”

雲秋坐著還不老實, 雙腿不停前後晃浪, 搖得整張桌子都跟著他蕩。

李從舟回頭看他一眼, 發現這家夥抓著米糕吃得滿臉, 中間夾著的一層紅糖有黏乎乎沾了不少糕屑在他指尖。

雲秋渾不在意, 反極自然地伸出舌尖舔了舔, 更將食指和拇指前後含到唇中吮。

白皙的指節上沾著黏軟的糕團, 粉嫩舌尖一裹一纏,進出之間沾染水光, 很像透亮的羊脂玉|杵,搗碎了一朵盛放的紅蓮。

咽下最後一塊米糕, 雲秋小貓似的舔舔指尖,他轉向李從舟,直看進他深邃的目光裏逮個正著:

“幹嘛總盯著我看?”

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, 先前他就抓到過兩三次。

他每每吃點好吃的, 小和尚都會用這種特別奇怪的目光盯著他。

像是想搶他的吃的,又像是透過他在看著什麽別的東西發呆。

雲秋百思不得其解, 只能直接問小和尚。

李從舟被他問得猛然回神,尷尬地咳了一聲後說了句沒什麽, 轉回頭去三兩口將那米糕吞下。

只是這回,換成了雲秋盯著他。

沒得著明確的回答,雲秋歪著腦袋仔細觀察,沒放過李從舟一絲一毫的變化:小和尚的耳根紅紅、眼神微亂,一塊糕吃得狼吞虎咽、跟八百年沒吃飯似的。

而且,李從舟胡吃海塞,好好一塊糖糕沾了大半在嘴角上。

噗嗤,雲秋收回視線,偷偷樂了:

看來也不止是他一個會吃到臉上嘛。

米糕的顆粒其實很粗,變涼後就會更硬、更難下咽,李從舟吃得快沒怎麽嚼,三兩口吞下去只覺喉嚨發緊、唇口極幹。

正準備轉頭去找水,眼前卻突然出現了一只小茶盞,雲秋笑嘻嘻給他遞水後,順手在他嘴角邊蹭了一把。

“瞧你吃得滿嘴都是。”

雲秋給他蹭完,發現隨身的巾帕好像忘在錢莊那邊,便自然而然地將手指放進嘴裏舔了舔。

然後,他就聽見身旁爆發出一陣劇烈的咳喘。

噫,雲秋悶笑:小和尚偷偷變笨了,喝個水都能嗆成這樣。

他拍拍李從舟後背替他順氣,然後實在找不到巾帕,只能放下自己的衣袖替李從舟擦嘴。

李從舟咳得整張臉都漲紅,頭上的兜鍪也往下掉、擋住眼睛,他想了想還是給這勞什子摘了。

結果才摘下來就看見雲秋瞪大了眼,半晌後臉也憋個通紅,嘴角抽搐、想笑不敢笑。

“……笑吧,”李從舟丟了兜鍪,“別憋壞了。”

話音剛落,雲秋就抱著肚子整個人笑倒在八仙桌上,他咯咯笑得蹬腿,他還真沒見過小和尚這個樣——

光溜溜的腦袋上長滿了寸許長短的發茬子,像圓溜溜的鹵蛋上紮滿小草,又真的很像剛出生的小毛猴。

毛絨絨的,很好笑。

“哈哈哈……”雲秋笑得眼淚都流出來,躺在八仙桌上蹬腿還不夠,坐起來後就攀著李從舟肩膀問他,“能不能給我摸?”

李從舟:“……”

他閉了閉眼,無奈地彎腰給腦袋伸過去。

嘻。

雲秋高興了。

他伸手抱著小和尚的腦袋擼了好幾把,像小時候玩百子球那樣,搓得雙手通紅都還不願放手:

好玩好玩,原來和尚還俗是這樣。

李從舟比他高,這樣坐著弓腰彎脖子實在僵得難受,便看雲秋一眼、幹脆躺下來,枕到他腿上——

放手玩吧。

李從舟的眼神這樣說。

“嘿嘿嘿。”雲秋樂死了,又抱起他腦袋一頓揉搓。

紮手的毛球球確實有意思,雲秋又玩了一會兒才想起來問李從舟,“這麽晚了你怎麽會過來?”

按理說,他的手停下來了,李從舟其實可以坐起身,但李從舟偏沒起,反挪了挪、找個舒服的位置閉上眼躺好——

“今天是跟蕭副將熟悉事務。”

“啊,這樣。”前世,銀甲衛的事務寧王可從沒叫他接手,雲秋細想一番,好像銀甲衛的屯所確實在永嘉坊附近。

他的聲音聽上去有點低落,李從舟怕他多想,遂睜眼牽了個別的話頭。

“你又重新雇了個小夥計?”

“啊?你說小鐘?”

李從舟點點頭,雲秋身邊的小廝和夥計他大多知道,今天在鋪子裏幫忙這位還是第一次見,乍看上去性子有些靦腆。

“這就說來話長了……”雲秋戳戳他肩膀,“你能晚歸不?”

李從舟想了想,搖搖頭,“王府沒有門禁。”

雲秋:“……”

那怎麽……從前他都必須在日落前回家啊?

這,怎麽還帶區別對待的?!

他抿嘴思量片刻,很快就將這點不平放下:

畢竟小和尚看著高高大大的很唬人,他一個人走外面就很容易被那些壞人——比如淩以梁這樣的惦記上。

雲秋從他在宴春樓請曲懷玉吃飯開始講,到後來淩以梁的挑釁、馬直老伯跳河尋死,再到敏王府下面各處的莊上的經營、收成。

最後,才給李從舟說到那小夥計:

“小鐘是馬直的學徒,三歲的時就被馬老伯從慈幼局接出來帶在身邊,他眼光好、原本是再過兩年就可以出師的,現在嘛——”

“經歷了青銅劍那件事,馬直不想跟淩以梁幹了,但又怕他擰起來扣著人不放,畢竟從前小鐘在他們解行上就經常挨打。”

“挨打?”

雲秋嗯了一聲,小鐘的年紀最小、又是孤兒,慈幼局出來的孩子一般只有兩種性子——要麽很兇、要麽很乖。

很兇的那種多半跟從前的李從舟一樣:寡言少語、成日冷著張臉,若遇上了心善人好的收養人,或許性子還能擰回來,如不能——

就很容易走偏,極端起來就發瘋,甚至是盜竊、搶劫、殺人。

小鐘偏巧是那種很乖的,打不還手、罵不還手,平日馬老伯說什麽他就做什麽,不多事也不多話,有得吃就吃、沒有也不爭搶。

只是敏王府的鋪子上從來是魚龍混雜、各路人精打架,有王府管事的親戚、賬房媳婦兒的侄兒,還有各種家生奴才、前後院的雜役。

像小鐘這樣沒背景還被大管事格外看重的,就會漸漸被孤立、成為眾人的出氣筒。

馬老伯到底是管事,眾人明裏不敢對小鐘做什麽,但暗地裏可沒少給他使絆子:

在他做好的賬冊上動手腳、亂挪他收好的當物……

小鐘脾氣軟,賬冊出錯他就挑燈重新做,當物找不到了就一格格認真找,而且怕客人等著鬧起來,還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檢查一道。

馬老伯說過他多次,但小鐘還是很難板起臉跟別人吵,最後多是紅著臉,小聲告訴師父他往後會更小心。

馬直被他弄得沒了脾氣,只能盡量護著自己這個傻徒弟。

但出了青銅劍那件事後,淩以梁認錢不認人,馬直都自身難保,更別提保護小鐘,思來想去,還是給人贖買了身契、直接介紹給雲秋。

“若非他年紀小、站在櫃上不能服人,我都想放手讓他來當這個司典。”馬直原話是這麽說。

小鐘今年才十四歲,但兩日相處下來,卻發現他很有見識:

辨得出鞏義窯燒制的真三彩,也能點明用酸浸泥做舊的瓷胎。而且小鐘雖然話少,但他開口說的每句話都有門道——

天下名爐窯口分布在何方,丹青大家的筆觸有何細節,瓷胎的燒制有何講究,裘皮、狐嗉和羊氈如何辨別……

雲秋都跟他學了好些,也算是漲了知識。

最要緊是小鐘跟著馬直在典業裏認識很多人,能給雲秋做引介。

“馬伯跟我約好了,他這個月會跟淩以梁提辭工的事,最早下個月就能到我這兒上工,然後他再帶小鐘三年,到候小鐘出師、他就功成身退。”

李從舟聽著,在雲秋腿上扭過頭去遠遠看了眼小鐘。

然後他又轉過來,枕著雲秋的腿、仰頭對他做了個口型:

——可靠嗎?

畢竟馬直和小鐘,嚴格來說都是敏王府的人。

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,在請朱信禮過來當外櫃掌櫃的時候,雲秋就是這般想,他點點頭,也無聲地回李從舟:

——小鐘很棒。

而且馬直在典行內頗具名望,淩以梁那般對他,他不至於為那樣的東家上演苦肉計,還演得要跳河自殺。

他說的也有道理,但李從舟還是微微皺眉,決心明日到衛所勤值時,還是得重新調一調銀甲衛的布防。

今日蕭副將帶他來,就是為了給他看城裏銀甲衛的巡查路線,寧王名下的銀甲衛專司刺探,但也有巡邏、防護之用,分為明暗兩班。

明班如城隅司的巡警一樣白日巡防,暗班則在夜間如烏影一樣悄悄刺探情報、監察百官,也在城外隱秘處開設有“殺人莊”。

所謂殺人莊,就是仿照江湖頂尖殺手組織建立的暗衛訓練場,每批招收一百名七八歲的孩童,經莊上師傅調|教後,就送到地下的鬥場。

鬥場血腥,一條漆黑的窄巷走到盡頭,等待那些孩童的多半是兇猛的灰狼和鬣狗,只有活著殺掉兇獸的孩童才能進入第二年的訓練。

由此層層篩選,到十五六歲時,殺人莊上同批的暗衛一般就只剩下十來人,而莊上管事會挑選合適的時機將他們聚集在一起,開啟最後的試煉——

將十個人關進會不斷灌水、地上布滿毒蟲毒蛇,每過一個時辰墻壁還會縮短一寸距離的十尺見方的地宮內。

而最終的出口僅有一人寬,出口帶鎖,鎖的鑰匙就丟在地宮的地面上。

據說,銀甲衛成立數百年,僅有一次是兩人合力從地宮中脫身,其他時候,都是有且只有一人能活著走出來。

這最後一人,就會被正式納入銀甲衛暗班,官正四品,直接獲得軍籍,從此食俸,意外在任務中喪生後,家人親眷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勳賞。

許多窮苦人家不明其中真相,還以為做銀甲暗衛是份不錯的差事,竟在一段時間內爭先恐後地將家中適齡的男童送來。

寧王接手銀甲衛後,多次向皇帝上書進言要求取締殺人莊,但皇帝都以祖宗規矩不可廢為由拒絕。

無奈之下,寧王只能在那些孩子入莊給他們講明白殺人莊裏面的事情,並讓他們簽下一份生死狀。

一則寫明白自己身後的家人親眷是誰,二則記上姓名和生辰,將來幾即便身故,也能有個祭拜的說法。

因此,銀甲衛裏的暗衛都是萬裏挑一。

有他們幫忙,李從舟也能放心。

雲秋信馬直,他可不信淩以梁。

在宴春樓吃過那麽大的虧,按淩以梁的性子定不會善罷甘休,若他看見馬直和小鐘都在這恒濟解當上,指不定要生出多少事。

也不知雲秋準備雇有多少護衛,從哪兒擇選、每個人的身手怎麽樣。

有銀甲衛明暗兩班在附近巡防,也算多一重保障。

其實除了小鐘,雲秋這當鋪上還需要兩個庫管、兩名護衛,護衛倒已經跟錢莊上的護衛大哥說好,由他們去找,還是要跟他們一樣當過兵的。

同袍也罷,他們的兄弟親戚也好,總之最後挑中了,雲秋就按每人一錢給他們介引費。

而庫房的庫管,最好是選知根知底、手腳幹凈又穩重的,否則客人的當物放到庫上被掉包,或者磕碰損壞都不好。

畢竟不都說麽——千防萬防,家賊難防。

當鋪的庫管跟錢莊一樣,也是要選靠譜的“自己人”。

小鐘要在外櫃上掌眼分身乏術,錢莊那也調不開人手,點心要跟在他旁邊幫他應付來往事務,思來想去,雲秋想出三種方案。

正好李從舟問起,他便說與他聽,畢竟李從舟天資聰穎、精通六藝,能文能武又懂朝堂政爭。

滿京城都誇的人,雲秋也想聽聽他的意思。

“好,你說我聽。”

“其一,我還是往陳家村托村長幫忙,他是當地族正、對家中子弟和附近村鄰的脾氣秉性都了解,介紹來的人也都住在附近,短時間不會離京。”

李從舟想了想,決心先不發表意見,點點頭,示意雲秋繼續說。

“其二,是請朱先生或者榮伯介紹,他們二位一個在西北錢行中有盛名,一個在京城多年也算知道人,而且也與他們本身利益相幹。”

“嗯,最後呢?”

“最後就是尋常路子了,寫好告文貼到昌盛巷,或者花兩錢兒請官牙做引,揀擇出合適的人後雇傭下來。”

“你覺著哪種法子好?”雲秋問。

他的腿面很軟,沒有習武,所以也沒有結實堅硬如石塊的大|腿。枕在上面像靠著小貓柔軟的肚皮,一會兒時間是舒服,久了李從舟也怕雲秋腿麻。

於是他坐起來,認真與雲秋分析——

“陳村長是族正不會偏私,但解當行做事需要見識眼界,羅池山下諸村消息閉塞,村人是老實肯幹,也算幹凈利落人,只是往後發展上受制。”

也是。

陳家大郎和二郎跟著朱先生、榮伯能學東西,即便曾經沒在城裏幫過工,往後也會成長、有升職的空間。

也就是人說的——能從學徒工熬成大師傅。

但恒濟解當不同,馬直年事已高,不可能帶第二個學徒。即便是三年後,小鐘也才十七歲,這樣的少年人不可能當家後就立刻帶學徒。

且小鐘那樣柔的性子,若來個厲害的,只怕他也拿捏不住。

“朱信禮盛名不假,但他的人脈大多在西北,即便找著合適的人選、對方也不一定願意來京城,不過一個庫管,何必這般大費周章?”

雲秋抿抿嘴:是哦,萬一人家一大家子過來,還要給安置費,大老遠請動做工,工錢肯定也不低。

“榮伯是京城本地長者,他出面引薦的也應當多是本地城裏人,只是庫管需得識字、持重,你在這項上要把握住。”

哦,這便是暗諷小邱不穩重了。

“你也別嫌小邱那樣兒的不好,”雲秋哼哼,“他有他的厲害呢!”

李從舟看了他一眼,軟了聲,“我是說,庫管的人選。”

“那也不能說我的小夥計不好!”

李從舟搖頭笑,做了個認輸的手勢,說最後一項:

“貼告文、找官牙做引,你作為東家會壓著他的身契,便是做最壞的打算——他偷了你的東西跑了,就就是流戶了,出京城後寸步難行,大半只能落草。”

“但這樣不僅要給官牙一筆不菲的紹介金,鬧出來的動靜也大,招著人還好,若是招不著,不是平白惹人瞧熱鬧?”

“這麽說來——其實你更推薦我去請榮伯幫忙?”

“請榮伯幫忙找一人,然後——”李從舟頓了頓,也給出一條建議,“再過幾十日就是宣武樓大比,你可提前寫好告文,到時讓夥計去派。”

宣武樓大比?

雲秋眼睛亮了亮,他險些忘了這個。

“每年那附近都有不少小販和各地商人派彩單,你們混在其中也不顯突兀,而且能到宣武樓看熱鬧的,多半也是城中百姓。”

前世,宣武樓大比舉辦在三年前。

十二歲的僧明濟以一副畫奪魁,得到了太後和皇帝不絕的讚譽。

今生變化頗多,昭敬皇後故去後皇帝實在傷心,又加上大疫,三年前那場宣武樓大比也就交由廿四衙門,隨便在禁中一比草草了事。

如今前線太子才得力查辦了一批朝廷蠹蟲,前線戰事也需要後方百姓的支援,皇帝便有了大興致操持。

所以,今歲的宣武樓大比一定是內外城同慶,除了騎禦武術,還有其他技巧比拼。

宣武樓最早是建立在禁城東南角的一座角樓,後來累經幾朝改建後,變成了齊城墻高的一座樓閣。

樓高七重、八角寶塔形狀,其中供著本朝建立至今的四十八員忠烈武將的畫像,每層樓的窗牖上還雕刻著幾位大學士寫的讚頌詩文。

因此,宣武樓大比承其樓名,內賽多由皇親國戚、文臣武將在宮禁內參加,在禦苑賽馬、比箭,也在宣武樓的內城下設立演武場。

各場中奪魁者,能得到皇帝不同的嘉賞。

而外賽則朝向京中百姓,也在禁城的外城墻下設立演武場、戲臺,有時也比書畫、比擒搏戲,反正是與“武”相關的項。

前世,皇帝以西北戰事為主題,向城外百姓出題。

京中各位書生公子、丹青妙客都是極盡能事地描繪戰場、著墨枯骨黃沙,唯有十二歲的僧明濟、寥寥數筆在黃沙中畫了一條官道——

道上有一隊駝隊,駝隊拉滿了各式各樣的貨物,正在朝西北方進發,遠處紅旗招展、隱約能夠看到官道的盡頭是城門大開的黑水關。

旁人畫的是西北戰事,他一筆沒描軍隊士兵、西戎敵虜,反而畫的是現實中還未存在的場景。

但恰恰,那場景是皇室朝堂、黎民百姓最渴盼的。

只有西北戰事歇,商隊駝隊才能如此安心地馱著貨物出黑水關;也只有戰事歇、西戎滅,黑水關上才會掛紅旗、城門不用鎖閉地大開。

也因為大比熱鬧,每年宣武樓大比時,京城的商戶們都會提前準備好彩色的告文紙,去往行人手中發派——算是宣傳自己。

更有甚者,會扛著旗招過去,不是吆喝自己家新釀的酒如何香飄十裏,就是講述自家武行的師傅們功夫了得……總之,非常熱鬧。

這主意不錯,雲秋暗暗記下。

不過提到宣武樓大比,他看著小和尚眼中又隱隱升起點兒擔憂。

他是脫離了王府一身輕松,可小和尚驟然從報國寺中出來變成寧王世子,要應付往來的人很多不說,每年的宣武樓大比,可也都是皇室子弟鬥智鬥勇、比心機的時候。

前世他是能不去就不去,畢竟他從小不愛習武,去了也沒意思。

但如今換成小和尚,雲秋是很擔心李從舟會著了他們的道兒。

他扯扯李從舟袖子,認認真真給他盤了宮中的各位皇子、公主,各家可能會來參加的公子哥——

“太子仁厚少與人爭,二皇子你知道——被追了悼慜皇子,三皇子行事低調不愛出風頭、目前還不知道是不是藏拙。”

“四皇子嘛……他人在西北、應當不會這時候為個宣武樓大比回來,而且我記著你曾經到西北大營給他講過經,他就算回來也不會為難你。”

“五皇子和六皇子都還是小兒,兩位公主的性子都安靜,宣武樓大比時從來都是觀禮,而且舒妃和怡貴人都和貴妃交好,也不用擔心。”

雲秋絮絮說了一堆,李從舟也不打斷他。

這些其實他都知道,但聽雲秋這般敘說他覺著有趣,尤其是小秋秋說這些時,臉上擔憂的表情讓他心裏很平靜、很暖。

——這可是他念多少經都達不到的清凈境界。

“在京的幾位王世子裏,就敏王世子最討人嫌了,他那樣的你剛才已經知道的,其他幾人最多就是看個熱鬧,不會威脅你什麽。”

“嗯……朝臣裏面就是要小心姓文、姓舒的……”說到這裏雲秋有點卡殼,他只知道朝堂有黨爭,但具體怎麽爭的他也不明白。

只大概知道是圍繞昭敬皇後、太子和舒家、文家成一派,然後是貴妃、徐家和寧王府這邊成一派。

小和尚剛剛恢覆世子身份,太|子一黨又多文臣,嘴皮子肯定很利索,思來想去,雲秋認認真真道:“總之,不要和他們爭辯!”

李從舟忍了忍,最終忍不住微翹起嘴角。

當真是,好一條妙計。

小東西自己不通朝堂事,卻認真給他想辦法。

他一時壞心,沒給顧雲秋解釋——

因為平靖公公的事,兩黨相爭的關鍵人物——太子,其實私下裏已經與寧王和解,叔侄倆目前都一致是共謀外敵。

“好,我記著。”

“嗯嗯,你也別太出挑了,”雲秋想到前世四皇子的慘死,搖搖頭,“我們這個真假世子案才剛破,你太厲害了會被人眼紅嫉妒的。”

“好。”李從舟滿口答應,眼中的笑意卻更甚。

瞧瞧,多厲害!

還懂得教他蟄伏藏拙呢。

雲秋又念著囑咐了一道,見天色真的太晚了,才推著送了李從舟出去。

李從舟上馬後,他又想起來幾樣入宮的細則,便站在燈柱下與李從舟說了好一會兒的話。

遠遠看著門口兩人的身影,小鐘輕輕碰了點心一下。

“怎麽?”

小鐘示意點心看向門口,燈柱下的雲秋眼睛彎彎、笑得很明亮,而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李從舟唇角也帶有薄笑。

點心不明所以地偏偏頭。

小鐘沒說話,只是擡起雙手,四指握拳相對、大拇指豎起來又屈起放下,然後問點心:“他們,是這個?”

點心沒看懂,只笑著解釋,“他們是好友。”

小鐘抿抿嘴,臉上詭異地升起一點兒薄紅。

——哪、哪有好友對視的時候眼神拉絲呢?

看看轉身繼續忙碌的點心,小鐘認定了點心沒說實話,這手勢是夫妻、情侶的意思,城裏行走的大家都該知道——比如隔壁的小邱哥就曉得。

點心否認,說明東家還沒完全信任他。

小鐘暗暗握拳,他一定要好好幹,不給師父丟臉!

“對了小鐘,”點心收好了東西轉身,“明兒公子不是吩咐了還要早起麽?這些東西你放著吧,我來收拾,你早點歇息。”

小鐘啊了一聲,有點不好意思:“我還是做完吧?”

“不用不用,點心你也去睡,這些都放著明天早上再收拾也不遲,反正鋪子要完全改制好也還要一兩個月時間呢。”雲秋正好走進來。

點心沒拒絕,應了聲好。

雲秋又轉過頭去,“小鐘先委屈你跟二郎、小邱他們睡幾天,等這邊鋪子蓋好了,就給你們每個人都單獨分房間。”

小鐘靦腆一笑,“是我打攪了兩位哥哥,他們不嫌我吵就好。”

“你再不回來,可就要真嫌你了——”小邱的聲音從打通的月洞門處傳來,他斜倚在門洞上,笑著睨了小鐘一眼。

小鐘低了低頭,先與雲秋和點心作禮,然後乖乖跑過去,“對不起啊小邱哥哥,是我動作太慢了。”

“……得了,哪用你道歉?”小邱搖搖頭,直覺這孩子傻,一邊拉著他回去一邊告訴他二郎燒好了水等他老半天。

點心看著,也忍不住笑了笑。

雲秋聳聳肩,也拉著小點心關閉了店門、回屋睡覺。

次日,他約了小鐘上鬼市,得早些睡,不然可起不來。

京城裏有七八處鬼市,其中最出名的當屬豐樂橋東北邊的一片開闊水閣,水閣正好毗鄰禁中城墻,岸上岸下空間極大,被稱做“龍宮”。

還有同列在京城四大名樓中的白樓,此處原本是個淘弄、倒賣白礬的堂口,後來因為做白礬生意發家,而漸漸改建成了酒樓。

白樓雖名,卻其實是四面環繞、跨河過街相對的四座樓宇,中間以木棧、木橋、飛廊相連,遠遠看過去像是一座城。

若是天未亮、不點燈,那白樓裏跟迷宮一樣,進去擺攤賣貨的人不少,但也有許多躲避追殺、買賣人命的江湖生意在裏頭。

因此白樓的鬼市,也被稱作“酆都”。

龍宮鬼市離雲琜錢莊近,雲秋便約了小鐘過去走一走,要辦典業得投石問路,也得給各家同業送點見面禮,也算一種拜山門。

各行的東家、管事各有所好,直接送太貴重的禮入不敷出,做得太便宜了又叫人笑話,思來想去,還是上鬼市走一遭最好。

若是掌眼得當,不僅能撿漏、送同業拜禮,還能暗中露一手,叫各位同業看著——他們恒濟解當並非泛泛之輩,櫃上的掌眼很有本事。

雖然又是龍宮又是酆都的,但鬼市並不走“鬼”。

而是在日出之前,許多小販出攤,專門販售前朝字畫、各種古董老貨的地方。

因為晨起出攤、日出散場,像是見不得光,所以才得名鬼市。

逛鬼市,需得趕在寅時到,才能真正淘弄到剛“出水”的好物,出水是龍宮鬼市的行話,也就是小販剛擺開攤兒的第一水貨物。

寅時逛一圈出水,然後就開始等平旦第三刻。

這時候出水的貨都差不多走光了,小販們就會“請龍神”、“走海珠”,大體意思就是說亮出一兩件堪稱精品的寶貝。

這些行話都是小鐘教的,還有不少與攤販們饒價的套話。小鐘說了幾句他也沒記住,只管到明日看著小鐘學。

次日,雲秋特意囑咐點心叫他醜時就起。

從錢莊這兒走到水閣那邊,少不得用上一刻鐘時間。

結果他梳洗穿戴整齊後,卻發現小鐘已經早早等在了院裏。

“天呢!你是沒睡?!”

小鐘搖搖頭,“以前師父也愛去。”

敏王世子府的解當行開在清河坊,與他們永嘉坊豐樂橋可謂是隔了整整一座京城。

雲秋眨眨眼,對著小鐘一拱手:佩服佩服。

點心今日要去送字幅給做匾額的師傅,所以雲秋並未要他跟隨。

兩人算準時間,走到“龍宮”的時候寅時剛至。

剛才還空無一人的街巷上轉瞬間從四面八方跑出來不少背著大包袱、扛著大箱子的人,他們像被什麽追著一般瘋狂地湧到那一片空地。

河道內也劃出來不少小舟,小舟上的人蹭蹭跳上岸,紛紛搶占最有利的地形,大塊布氈被抖開的聲音此起彼伏——

然後,就是哢噠呯咚各種各樣的東西落地聲。

這地方開闊,但沒有幾盞街燈長明,攤主們多半會搶占交通便利附近又有長明燈的地方,而那些沒搶到光的,就只能自己帶油碗。

來逛鬼市的人也多,可奇怪的是——

客人們鮮少提燈,偶爾有一兩個提燈的,看模樣也是富戶人家的公子小姐來看熱鬧的。

“既名鬼市,點燈的都是不懂行。”小鐘解釋。

“那怎麽看貨呢?”雲秋問,“老板不是就能在燈上做手腳了麽?”

小鐘又靦腆笑笑,“所以師父說,鬼市最考本事。”

說話間,小鐘的眼睛忽然一亮,似乎是遠遠看見了什麽厲害的出水,他也顧不上說什麽,只拉著雲秋就跑過去。

那攤位上放著一塊黑黑的扁平石頭,小鐘徑直走過去,也不端起來,先從袖中取出一枚火折子,吹亮燃起火苗後,才蹲下去湊近看。

那小販一開始看見小鐘是個少年人,神色還有點不屑,等他做完這套動作後,也立刻坐正看著他。

雲秋跟著蹲下去,借著小鐘手裏的火光看清楚——

這不是什麽石頭,而是一方硯臺,硯臺上面原配了一只大抵是紫檀材質的蓋兒,蓋上雕刻了一座石山,卻在山中做出了一線清泉。

小鐘細細打量了雕工後,轉向攤主,“勞您。”

小販一聽這話就苦了臉,卻也忍不住掙紮一番,他堆起笑,“我這裏沒這麽多講究,您喜歡拿起來看便是。”

小鐘卻笑著搖搖頭,再請,“擦水漬這精細活兒我怎麽敢,還是要您出尊手——”

不點燈、自己帶著明火折,蹲下來不碰東西、還懂得說暗語……

得,這是遇上行家了。

小販萬般無奈,只能端起那方硯臺打開了盒蓋,一手拿著蓋兒,一手拿著硯臺轉著圈展示給小鐘和雲秋瞧。

這方硯是隨形硯,根據原本石料的的形狀、起伏雕刻而成,中間的墨池大片留白,像是一泓深潭,而周圍一圈的石料被雕刻成了潭邊石塊。

最上端,雕工細致地刻出來一個添筆、餘墨的口兒,上頭是一泓清泉註入,下面是被沖刷圓滑的小塊兒鵝卵石。

正好,與外面盒蓋上的石山清溪相映成趣。

硯座邊沿一圈,篆刻了詩文和使用者的名號、款識,小鐘看了一圈後,還是那般不疾不徐地看著老板,“這端硯,您給個實在價。”

端硯產自端州,乃是四大名硯之一。

此硯石質柔潤細膩,研墨不滯澀,上佳的端硯如這一品,其中那鏡面一般的深潭墨池在火光下湛藍墨綠、晶瑩反光,輕輕呵氣都能凝水——仿佛真是一泓結冰的湖面。

“您給吧,”小販嘆了一口氣,“反正你那是行家,我也做不得什麽戲。”

小鐘還是好脾氣地搖頭,“硯心呵氣成水,又是名家名作,您不敢要價,我怎麽敢給價,這一水的生意您不也盼個開張麽?”

小販嘶了一聲,猶猶豫豫給小鐘亮了一只手掌。

小鐘搖搖頭,“哪有您這樣的?”

小販想了想,收回大拇指和小指。

可小鐘還是搖頭,這回連火折子也不點了,他攏了袖子,站起身動了動蹲麻的腳。

“別別別!”小販忙拉住他,“這個數、這個數!絕對是實價了!”

小販豎著兩根指頭。

小鐘卻輕輕笑了一聲,彎腰拉起雲秋,“我們走。”

小販哎唷一聲,也顧不上守攤子,忙追過去用硯臺攔他們,“您說、您說,您給,我都認了——”

小鐘擡手,用左手拇指扣住無名指,“這個數。”

小販臉色倏然慘白,這也是龍宮的門道,從左手小指開始,屈下一根手指就表示在原本的價上打二折、依次累計。

“怎麽樣?”

“……成交!”

雲秋在旁看得新奇,直到小鐘給到那小販一百兩一張的銀票,還有二十兩散碎銀子後,才驚訝地瞪大眼睛。

天呢,古端硯就一百二十兩?!

馬直老伯時給他介紹了什麽樣的講價奇才?!

尋常硯臺在當地就賣二三兩,運送到京城和寧坊書鋪販售的,沖破天也就二十到一百兩,陛下書房內的千金硯,就是古端硯,要價可在一百兩。

小鐘沒與他解釋,只拉著他走遠些,才悄聲道出:“這硯臺下面有裂紋,一百二十兩剛剛好。”

雲秋暗暗讚嘆,他自忖眼光不差,今天卻也是跟著小鐘開了眼了。

兩人走走逛逛,買了數十件各式各樣的東西,都不是大件而且都是文房用具,很雅,用來送禮也體面。

那出龍宮的熱鬧顧雲秋正準備看呢,結果才走兩步就被人從後拍了一下,那人身著一席青色長袍,臉上還帶著點沒刮幹凈的胡茬:

“……蘇大哥?!”

立在昏黃燈光下的,正是那捐官做了轉運使的蘇馳。

蘇馳笑著眨眨眼,“真巧。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